2015年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考生回憶版)

節選材料3:南方某城市環保志愿者小黃覺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苦惱中,他和其他志愿者每個月都會上門向小區居民發放垃圾袋并現場進行分類投放指導。“有督導的時候,分類效果明顯就好,但往往過一段時間,混丟亂丟的又多起來。
廚余垃圾處理是一道中國特色的垃圾難題,小黃說,中國市場中湯湯水水的廚余垃圾站垃圾總量的2/3,其中的有機物會使其變臭,而且會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為分出廚余垃圾,要鼓勵居民家庭吧垃圾分為干濕兩類?墒羌幢阒环殖鰸窭,準確投放率也不到30%。小黃看過一則短報,其中提到呼和浩特年降雨量400毫升,年蒸發量卻可達到2000毫米,濕垃圾沒等處理就干了。“誒,可惜我們市不是呼和浩特!”
小黃的母親從老家來暫住,她把小黃家里陽臺上的一半空間都堆放了廢紙箱和廢瓶子、“前段時間攢了一箱礦泉水瓶子才買了一塊錢,賣廢品現在也不劃算,價格低還占地。”
據估算,目前我國每年在生資源回收量有1.6億噸,其中有8 000萬噸來源于生活垃圾,而我國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有2.5億噸,生活垃圾的資源回收率達到30%以上。作為垃圾分類的重要環節,廢品回收卻一直沒受到重視。
小黃認為居民把家里的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賣掉,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但目前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價格低,而又不能馬上處理,居民無處存放,這影響了他們的積極性。由于干濕分類沒有做好被棄置的垃圾當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資源被濕垃圾污染了,若在進行人工分類分揀,成本很高。
鄰居張大媽剛剛把垃圾分類丟好,就看到收垃圾的環衛工人講“可回收”,“不可回收”兩箱垃圾混裝倒進垃圾車。“垃圾分好了又混丟,還不如不分”他對小黃說.....


點擊分享此信息:
